类 别:A类
中国民盟宝鸡市委员会:
《关于高度关注青少年抑郁症等身心疾病的提案》(第15号)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贵单位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的高度关注与深入调研!提案中精准指出青少年抑郁症高发的严峻形势,并从落实“双减”政策、强化家校关爱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对完善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按照我委职责,现将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的回应
提案中提及的青少年抑郁症高发趋势及影响因素客观存在。近年来,我委已在以下方面推进相关工作:
1.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12个县区的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通过了市级专家组的验收,建成率92.3%;镇(街道)级服务机构建成率93.6%;村社区级建成率为93.2%,基本实现了“心理网格化、网格心理化”的四级网络建设目标。按照市卫健委安排,组织专业人员对13个县区的县(区)、镇(社区)、村(居)委会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重点工作任务阶段性完成情况进行专项调研。
2.专业人员能力建设:联合市教育局开展校医、心理教师专项培训,“2024年宝鸡市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培训班”在市康复医院顺利举办。市卫生健康委疾控科、市教育局业务科室、各县区卫健局分管股室、各县区精防办、社心办、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及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防(社心)专干共220余人参会。举办《宝鸡市社心大讲堂》活动,邀请国内、省内极富影响力的专家来宝授课。从2021年起逐年开展宝鸡市社会心理服务基层人员培训工作,已有6725名学员通过考核获得培训合格证书。吸纳8万名心理志愿者参与到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中,联合1210名社会心理咨询师共同服务于大众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3.心理健康筛查与干预:按照《宝鸡市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实施方案》宝卫疾控发〔2023〕75号文件精神,对辖区内全日制中学、高中、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使用《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开展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使用符合学生特点的量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分类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学生采用“分层干预”策略,为有就医需求的开通绿色通道进一步全面筛查、科学诊断与有效处理,一般性问题群体开展个体或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对高风险学生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和转诊服务。
二、对具体建议的落实措施
1.协同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业压力与市教育局建立联动机制,定期评估“双减”政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优化作业量控制和睡眠时间管理方案。2025年起,拟在试点学校推广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减压技巧”“情绪管理”等模块,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压力。
2.强化学校和家庭支持体系指导辖区高等院校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确保设立心理辅导室的中小学校比例达100%,并配备专兼职教师,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面向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025年前实现心理咨询室全覆盖。开展“家长心理健康课堂”公益项目,普及青少年心理问题识别方法及沟通技巧。通过“健康宝鸡”公众号发布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内容,提供在线咨询资源。
3.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与社会动员联合媒体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通过短视频、公益广告等形式消除病耻感。重点地普及心理健康业务知识,让大家了解心理健康、心理援助等专业知识。通过宣传科普,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了解心理健康、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心理健康服务,对困境青少年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援助。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深化跨部门协作:与市教育局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项工作组”,统筹政策制定与资源调配。
2.推动政策保障:研究将心理健康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筛查、干预项目提供专项补贴。
3.强化数据监测: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动态数据库,定期发布分析报告,为政策优化提供依据。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积极履行协办职责,配合市教育局落实提案建议,共同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干预-康复”全链条服务体系,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再次感谢贵单位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怀与支持!我们将持续落实提案建议,凝聚多方合力,共同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恳请贵单位继续监督指导,提出宝贵意见!
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26日
(联系人:康海鹏 电话:326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