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卫健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扎实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十大行动,群众健康获得感和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
注重就医体验 办好群众身边事
以群众可感可及为切入点,在全市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大检验结果互认范围,目前,全市41家医疗机构、99项检查检验项目纳入全省互认,6家三甲医院检验项目纳入8省互认;全市6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预约挂号,36家医院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措施。
扎实开展“十大行动”持续提升医疗质量
织密织牢质控网络,制定《宝鸡市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按照“规范一批、完善一批、新建一批”思路,目前已建成市级质控中心48个、县级质控中心(组织)96个,市县一体化质控网络初步建成;注重提升质量内涵,市人民医院选送的门急诊病历获得全国百佳病案;市中心医院、市第二中医医院分别获评“陕西省第二届院感控制标准执行竞赛最具价值案例和卓越案例”。
推进服务能力提升 学科发展取得新突破
市中心医院妇科纳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等单位5个专科入选第五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目前,我市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4个,省级25个,还有4个县区12家县级医院临床科室获得省级专科建设资金支持。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实验室通过9认证,全市检验报告实现国际认可的医疗机构实验室达到2家。全市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已实现县域全覆盖,静脉取栓整体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建立《相邻县区急救中心工作协作机制》,市中医医院东院区急救分中心通过验收,院前急救网络不断加强。新建宝鸡市康复医学专科联盟和宝鸡市创伤医疗专科联盟,市级专科联盟扩展到14个,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完善。
推进优质护理 “互联网+护理服务”得到新发展
聚焦短板弱项,全面推进我市护士队伍建设,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护理服务需求,全市30个医疗机构47项服务项目加入“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服务人次达到5041人,《健康报》《宝鸡日报》等媒体进行报道。
开展对口帮扶 医疗援藏取得新成绩
选派组团式帮扶和对口支援两支医疗队13人接续开展医疗援藏工作,持续提升藏区医疗服务水平。组织援藏工作走访慰问,将医疗援藏工作列入医师节庆祝活动予以表彰;争取财政支持为援藏医疗队采购一批“氧帐”,解决医疗队高原缺氧问题。2024年援藏医疗队累计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70余例,填补了改则县医疗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