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卫健要闻

《陕西日报》报道丨宝鸡:让群众搭上“健康快车”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1-28 16:14

“多亏了‘健康快车’,我得到及时救治。”1月21日,78岁的凤县凤州镇马鞍山村村民于东成(化名)说。

马鞍山村地处秦岭腹地,交通不便。前不久,凤县“健康快车”的医护团队来到该村开展义诊活动,于东成的身体疼痛症状引起了凤县中医医院医生李江伟的重视。

“从发现老人病情到安排老人住院治疗,前后仅用时10余天。”李江伟说。

“凤县‘健康快车’每年上门服务群众近2万人次,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凤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杨利民说。

近年来,宝鸡市从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出发,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持续增进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一盘棋”构建就医新格局

1月17日,记者来到宝鸡市中医医院东院区,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内,医务人员正耐心地为群众提供就医指导。

“以前看病要绕大半个市区,现在方便多了。这里环境好,设备先进,就医非常舒心。”患者郝荣说。

“2023年8月,我们医院东院区正式启用。新院区采用智慧化诊疗模式,进一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宝鸡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李银太说。

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2024年,宝鸡市投资100亿元,谋划和实施卫生健康重点项目36个。

眉县槐芽镇西街村68岁的村民祁凤琴,被帕金森病困扰3年多,饱受折磨。前不久,祁凤琴来到家门口的槐芽中心卫生院问诊。

“没想到不出远门就能得到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祁凤琴说,经槐芽中心卫生院中医专家的细致诊断及系统治疗,她的病情逐渐好转。

祁凤琴是眉县县域医共体改革的受益者之一。

2017年,眉县探索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2019年,眉县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这些变化,得益于宝鸡市医改的深入推进。

如今,宝鸡共建成20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市1660个村卫生室全部实现标准化,县域内就诊率达95.16%,基本实现了小病在镇村解决,一般病在县内解决,大病在市上解决。

“一张网”助力乡村医疗升级

“要不是远程医疗,我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1月15日,在麟游县酒房镇中心卫生院,正在复诊的酒房镇卞坡村村民张胜利说。

前不久,张胜利因胸闷、胸痛被家人送到酒房镇中心卫生院就诊。该院按照“心电一张网”流程,通过远程医疗让县医院专家为其诊断。随后,张胜利被紧急转至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由于前期诊断准确、处理及时,张胜利很快康复出院。

“2024年,我们医院建成了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24小时提供远程诊断服务,形成了‘基层检查、县级诊断’的诊疗模式,实现医疗资源共享,让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腿。”麟游县医院院长柏居林说。

目前,宝鸡按照“一个政务云基础平台、一张互联互通卫生健康专网、一个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码、一张全民健康数据大屏、一个便民惠民公众服务门户+N个业务系统”的总体思路,整合县域医疗资源,推动县镇两级医院互联互通、业务融合,实现全市37家二级以上医院信息互联互通,101项检验项目全省互认,6家三甲医院检验结果8省互认,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实现了“一码通用”“一网通办”,暖心又省心的医疗服务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

“沉下去”推动优质资源均衡布局

“做检查、复诊我都来镇卫生院。这里离家近,医生更清楚我的病情。”眉县常兴镇尧柳村村民李杰说。

李杰患有高血压,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症状。以前,他要定期坐车去县医院复查。常兴中心卫生院被眉县人民医院托管后,他看病方便了,花费也少了。

“家庭医生给我们建起了健康档案,还定期上门为我们体检。小毛病在村卫生室就能治好,稍微大点的病也能在镇卫生院通过远程医疗系统让县医院的专家诊断,耽误不了!”常兴镇祁家村村民高芳侠说。

“近年来,眉县人民医院定期下派专家坐诊查房、手术带教,让我们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常兴中心卫生院院长马亚宁说。

“我们将聚焦‘市优、县强、镇活、村稳’目标,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狠抓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深入推进‘三医’协同发展,推动全市综合医改迈上新台阶,持续提升患者看病就医体验。”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宁海波说。


主办: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15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