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卫健要闻

健康在线丨2025年10月份健康提示

来源:宝鸡市疾控中心(宝鸡市卫监所) 发布时间:2025-10-09 09:15

金秋十月,昼夜温差大,加之正逢国庆中秋双节,人员流动性与聚集性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也随之加大。宝鸡市疾控中心(宝鸡市卫监所)温馨提示:10月份应注意预防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水痘、流行性出血热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一、流行性感冒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我国北方地区流感的主要流行季节。进入10月份以后,随着气温下降,流感发病会逐渐增加,广大市民应做好防护。

健康提示:

1.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以产生保护水平抗体,因此,9月和10月是接种最佳时期,建议及时接种。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及时洗手,避免触摸眼睛和口鼻。

3.注意室内环境卫生。每天坚持开窗通风,定期做好居室清洁消毒,通风期间做好保暖工作。

4.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与他人接触。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呼吸道传染病,易在人群中传播。国庆中秋期间人员流动频繁,建议群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健康提示: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坚持常通风、勤洗手、保持居室日常卫生。

2.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减少与他人接触,在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场所或就医时可佩戴口罩。

3.积极治疗。65岁以上、有基础性疾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要及时就医,遵医嘱积极做好治疗。

4.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请广大市民保持规律作息,适当锻炼身体,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态,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和青少年极易感染发病。

健康提示:

1.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接种过2剂次后,保护效果能达到95%以上,因此建议适龄儿童和家长及时前往预防接种门诊自愿自费接种。

2.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多开窗通风,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被。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做好健康监测。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及出疹者,应注意与其他家庭成员隔离,并及时就医,待痊愈后再返学返工。

四、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汉坦病毒,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该病主要症状为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和肾损害。一般在田间、林区、户外工作的青壮年、农民因接触鼠类及其污染物的机会较多而更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是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季节。

健康提示:

1.积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出血热的主要手段,尤其是田间、林区、户外工作的青壮年、农民等16-60岁重点人群,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全程接种疫苗。

2.避免接触老鼠及其污染物。搞好环境卫生,安装防鼠网、封堵孔洞、布置灭鼠贴等,减少老鼠的藏身之地。同时,保管好食物,防止老鼠对食物的污染。

3.做好个人防护。居民在清理杂物、稻草、麦秸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在野外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

4.及时就诊。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积极配合治疗。

五、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秋冬季是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的高发季,加之国庆中秋节假日期间,外出就餐明显增多,发生感染性腹泻的风险增大,广大市民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健康提示: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以及加工食物前。

2.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处理食品的刀具、餐具、砧板要做到生熟分开,清洗、加工食品时避免交叉污染,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食用剩饭剩菜前,需彻底加热。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水。在外就餐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3.做好健康监测。做好家庭成员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主办: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15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