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卫生院解决了我的烦心事。”近日,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中心卫生院,常兴镇上塬村70岁的罗大娘高兴地对医务人员说道。
罗大娘被帕金森病困扰3年多,饱受病痛折磨。犹豫再三,罗大娘来到家门口的常兴中心卫生院就诊。经过卫生院中医的细致诊断及系统治疗,2个多月后,罗大娘的症状逐渐好转,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每天出门遛弯,有兴致时还跳跳广场舞。
罗大娘是眉县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受益者之一。
2017年,眉县开始探索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2019年,眉县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2020年3月,该县由县人民医院牵头,整合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11个镇卫生院及辖区152个村卫生室,挂牌成立了眉县健康共同体总院;2021年6月,眉县“12345”医改机制获全国深化医改典型经验推广平台“中国医共体建设贡献奖”……
2023年6月,眉县常兴中心卫生院与眉县人民医院建立托管协作关系,先后开设康复理疗科、疼痛科、口腔科、五官科,规范手术室设置,拓展手术治疗项目,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得益于县级医院人员下沉“传帮带”,基层医疗服务“神经末梢”被激活了。
“现在做检查、复诊我都来卫生院,离家很近,医生还是县医院的‘老熟人’,清楚我的病情,我很放心。”眉县常兴镇尧柳村村民李杰说,现在他看病很方便,花费也少了。
眉县的变化,在一组数字中也得以体现:患者外转率同比下降23.5%,眉县人民医院三级以上手术同比增长5.9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率逐年提升。
不只是眉县。近年来,宝鸡市从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出发,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不断扩大医改“惠民圈”。在城市,该市深化国家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分期分批组建4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涵盖市、区级医疗机构58家;在农村,做细做实县域医共体运行管理,全市共建成20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市域全覆盖,1660个村卫生室全部实现“标准化”,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16%,基本实现了头疼脑热在镇村解决,一般病在县内解决,大病在市上解决。
“我们将聚焦‘市优、县强、镇活、村稳’目标,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狠抓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深入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不断推动全市综合医改迈上新台阶,持续提升患者看病就医体验。”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宁海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