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陈仓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动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缔造理念,围绕“六个坚持”工作模式,清单化推进健康陈仓17项行动,持续深化8类细胞建设内涵,高品质建设健康陈仓,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坚持基础先行
持续完善健康保障
建成车站体育公园,公园内设置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及儿童活动场地;建成全龄运动花园,设有全龄活动场、康体健身场、活力球场、欢乐聚场、悦动时光剧场等5大功能场所,打造市民群众休闲健身“新天地”。成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库,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8名、委员10名,专家38名。组织教体、住建、城管、生态等部门专家,对车站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和渭河陈仓滩区生态治理项目和陈仓大桥工程,进行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分析潜在健康影响因素,提出有益于群众健康的合理化建议8条,将健康保护和促进健康有效融入项目建设。改造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更换落水管、实施雨污分流、绿化美化、安装健身器材,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让居民健康生活更便利。
坚持生态优先
持续强化环境治理
持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强力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攻坚行动,常态化做好工业污染治理、建筑工地、市政道路扬尘管控、餐饮油烟污染治理、露天焚烧、烟花爆竹管控等工作,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截至今年11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1,同比下降11.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5天,同比增加23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5天,同比减少12天。结合“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对标“八清一改”要求,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强化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和垃圾转运保障,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管理、区转运”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全区清运城乡生活垃圾3.6万吨,整治非正规堆放点卫星图斑18处,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坚持生命至上
持续优化健康服务
积极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在陈仓医院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等“五大救治中心”;区中医医院以内科综合楼工程为契机,建设全院无线覆盖、智慧门诊、智慧病房。区域内两家医共体牵头医院定期组织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下沉基层开展诊疗帮扶带教583人次,帮助基层建设特色科室13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全区22个区镇医疗机构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现国医馆全覆盖,为群众提供6类1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215个村卫生室均为标准化建设,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服务4类6项以上。建设医养结合服务中心6个,年内开展失能老年人评估及医养结合服务600余人次。二级公立医院设置老年病科比例100%。严格落实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至目前,接种常规免疫疫苗11种32782剂次,接种率达到98.92%;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4.39%;高血压规范管理28248人,规范管理率74%;糖尿病规范管理7987人,规范管理率74%;高危儿管理177人,高危管理率100%;高危孕产妇管理514例,高危管理及住院分娩率100%。
坚持文化引领
持续打造健康文化
大力营造健康文化氛围,建成虢镇大道、天悦、千渭街道、青岛啤酒文化街等城市书房4个,面向群众免费开放,成为广大市民群众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汲取精神食粮的“健康新阵地”。成功举办迎新春·展风采“村BA”篮球联赛、“大窑杯”2024陕西宝鸡·陈仓九龙山生态半程马拉松赛、第十四届“育才杯”周末篮球联赛等精品赛事6场,吸引了区内众多的健身爱好者积极参与。陈仓跑团、骏马健走等各类团队兴起壮大,太极拳、广场舞、健美操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在群众中掀起了健身活动的热潮,推动了全区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坚持示范带动
持续建设健康细胞
培育区烟草局、千渭街道铁道南社区、东关街道巩家泉村、虢镇中学、青岛啤酒宝鸡有限公司、千渭星城社卫中心等各类健康细胞典型案例29个,在辖区广泛宣传,引领全区健康细胞提质扩面。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8类健康细胞44975个,其中健康社区15个、健康医院25个、健康企业49个、健康村庄157个、健康家庭44622个、健康学校50个、健康机关56个、健康军营1个。在健康细胞中深入开展健康体重管理,通过定期监测、“三色管理”、精准干预等,提升全民健康体重意识和体重管理技能。同时,充分利用“体重管理之星”现身说法,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树立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持续提升健康细胞内各类人群健康水平。
坚持健康宣教
持续营造健康氛围
全面落实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利用“健康陈仓”“陈仓疾控”等微信公众号、“健康管理员”微信群等新媒体,365天常态化发布健康科普知识。每两月为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和健康主题公园等区域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一期,发布健康教育宣传高清图2-3幅,为全区各镇街、各单位提供健康教育技术指导。在爱卫月、世界无烟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等节日节点,广泛宣传控烟、慢性病、传染病预防等健康知识,积极倡导“三减三健”“四大基石”健康生活方式,推动群众健康行为养成,降低人群健康危险因素。持续性开展健康科普下基层——健康科普培训、全民健康宣传进社区(村)进广场、健康教育“六进”等活动。全年开展各级各类健康科普知识宣传184场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168期,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品37620余份,播放影像资料3675次,受众69630余人,有效提升了市民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