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突发“意识丧失”命悬一线的杨女士,在市人民医院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赛”。急诊急救团队、重症医学科团队与心血管内科团队通力协作,克服重重困难、经历多重难关,最终为多次心脏骤停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杨女士成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生命得以重启。
急诊急救团队成功完成初级心肺复苏
家住市区的52岁杨女士在家中“突发意识丧失”,家属急呼120求救,急救团队一路疾驰、一路心肺复苏,将患者送至急诊抢救室。急诊科团队接力继续院内初级复苏,杨女士心跳恢复、有自主呼吸、意识也逐渐恢复,随即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高级生命支持。
重症医学科与心血管内科通力协作
高级生命支持稳住病情
杨女士转入重症医学科后,紧急会诊考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杨女士发生意识丧失的元凶,便立即行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快速植入临时起搏器后,杨女士再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杨女士患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0多年里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体重不足70斤、四肢关节畸形、全身皮肤黝黑发亮。在重症医学科团队给予综合治疗后,杨女士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追问其病史,今年因类似情况已两次进行救治。
心血管内科团队积极创造手术条件
杨女士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入心血管内科,经医生诊断需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但她长期营养不良,体型极度消瘦,皮下几乎无脂肪组织,她的身体情况使手术风险极高。医护团队为了给杨女士赢得手术机会,又一场“系统攻坚战”随即打响——营养支持:综合评估后制定了高蛋白、高能量的个性化营养方案,通过口服和静脉营养“双管齐下”,着力改善其严重的消耗状态;心功能改善:通过药物精细、优化调整,竭力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的耐受力;护理团队还加强了基础护理、预防卧床并发症等,为快速康复奠定基础。
经过一周的积极治疗,杨女士的营养状态及客观指标明显改善,心功能也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医疗团队评估后认为,手术的获益已远远大于风险,植入起搏器是挽救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最佳途径。
精准植入,奏响生命“旋律”
在充分术前准备和家属的理解支持下,心血管内科及介入导管室团队为杨女士实施了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经过医护团队的精细诊治,杨女士可自由活动,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她和家属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对杨女士的成功救治,不仅展示了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院内多学科协同救治的显著优势和能力,更展现了医护团队迎难而上、敢于挑战复杂疾病救治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