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服务 > 健康知识

“药”你健康丨选择合适药物,远离更年期烦恼

来源: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28 11:15

更年期是女性自然衰老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怎样才能从容优雅度过这段“更”年之旅?在世界更年期关怀日(10月18日)到来前夕,请了解更年期相关用药知识,科学直面更年期。

什么是更年期和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是指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特殊阶段,是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下降直至绝经的一个自然生理过程,医学上称为围绝经期,通常发生在45岁至60岁之间。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波动或减少,从而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月经紊乱:经期不规律,经量时多时少,最终过渡到绝经。

2.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出汗,常伴有面部和颈部皮肤发红,持续数秒或数分钟。

3.神经精神症状 : 情绪波动(焦虑、抑郁、易怒),易疲劳、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等。

4.骨骼肌肉关节症状 :肌肉酸胀、关节痛、足跟疼、颈背疼等。 

5.生殖泌尿系统症状:阴道干燥、烧灼刺痛;尿急、尿频、尿痛和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等。

6.远期慢性病风险:新陈代谢下降,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钙代谢及糖、脂代谢异常,易患肥胖、骨质疏松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7.皮肤黏膜方面:皮肤表皮变薄、弹性减小、皱纹增多,眼睛干涩、白发、脱发等。

8.患癌高风险:更年期是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高发阶段。

更年期是一个“多事之秋”,更年期女性需要足够重视,积极开展全面的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合理饮食、增加社交活动和运动锻炼,及时接受药物干预,为老年期健康打好基础。

更年期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更年期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常分为对症治疗和激素替代治疗,患者经评估适合且愿意接受激素治疗者,可予以个体化激素治疗;存在激素治疗禁忌征或有慎用情况尚未控制但需治疗相关症状者,给予非激素对症治疗。

一、非激素对症治疗的药物

1.失眠焦虑症

(1)右佐匹克隆片:睡前服1片,可短期服用,避免长期依赖。

(2)地西泮片:既有镇静催眠又有抗焦虑作用,用于镇静催眠时,剂量通常为一次5mg,睡前服用;用于抗焦虑时,剂量通常为一次2.5mg-10mg,一日3次。

(3)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对更年期综合征的失眠及多虑有改善作用,一次10mg,一日3次。

2.骨质疏松症

(1)钙剂与维生素D制剂:抗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治疗,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常用钙剂有碳酸钙D3咀嚼片。维生素D制剂有维生素D滴剂、骨化三醇软胶囊、阿法骨化醇胶囊等。

(2)阿仑膦酸钠:骨代谢调节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使用剂量为一次10mg,一日1次或1周1次服用 70mg,于早餐前至少30分钟,空腹用200ml温开水送服。因对食管有刺激灼伤风险,服药后半小时避免躺卧。

(3)降钙素:骨吸收抑制剂,注射剂可皮下或肌内注射,鼻喷剂可鼻腔内喷射给药。

(4)伊班膦酸钠注射液:骨吸收抑制剂,2mg-4mg/次,每3个月静脉滴注一次。

(5)唑来膦酸注射液:骨吸收抑制剂,静脉滴注5mg/次/年,疗程3年。

(6)特立帕肽注射液:刺激骨形成药,每日皮下注射20ug/次,连续使用不超过2年。

(7)地舒单抗注射液: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减少骨量丢失并增加骨密度,治疗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每6个月皮下注射一次,60mg/次。

3.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中成药

(1)坤泰胶囊:滋阴清热,用于肾阴虚导致的潮热、心烦。

(2)更年安片:滋阴除烦,改善潮热出汗、失眠。

(3)乌灵胶囊:补肾安神,缓解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焦虑。

(4)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等症状。

(5)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滋阴补肾、降火,用于肾阴虚导致的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等。

二、激素替代疗法:应在有适应证,无禁忌证,且处于绝经过渡期或绝经后期,患者有主观意愿的前提下尽早开始。对于年龄<60岁或绝经10年内无禁忌证的女性,激素替代疗法用于缓解潮热出汗、预防骨质疏松及雌激素缺乏相关的生殖泌尿综合征获益最高。

1.注意事项:需排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血栓病史等禁忌证。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处理不良反应及非预期症状,调整用药方案。

2.个体化全身方案推荐

(1)过早的低雌激素状态:以雌孕激素序贯方案为主,雌激素剂量应高于正常绝经女性的常规用量。孕激素用量与雌激素用量匹配。

(2)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早期的健康女性:推荐使用标准剂量或低剂量的雌激素+地屈孕酮或黄体酮序贯方案。绝经 1 年之后,如不愿有月经样出血,也可选择连续联合方案或替勃龙方案。

(3)绝经后期晚期的健康女性:选择低剂量的雌激素+地屈孕酮或黄体酮连续联合方案或替勃龙方案。雌激素用药优先选择经皮途径。

(4)超重且患有代谢综合征或高血压女性:优先使用低剂量或超低剂量经皮雌激素+地屈孕酮或黄体酮方案。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早期可以使用周期序贯或连续序贯方案,绝经后期晚期使用连续联合方案。

个体化方案原则上随着年龄增长及绝经时限延长,需适当调整雌激素剂量及给药途径,以达到最低有效剂量和较低风险。口服用药时,有子宫者需加用足量足疗程的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使用替勃龙,不需加用孕激素。低剂量阴道用雌激素短期治疗,不需加用孕激素。

3.常用激素类药物:

(1)雌激素

口服制剂:雌二醇、戊酸雌二醇、尼尔雌醇、乙烯雌酚、结合雌激素

经皮吸收制剂:雌二醇凝胶、雌二醇皮贴

阴道局部用药:雌三醇乳膏、结合雌激素乳膏、普罗雌烯胶丸

(2)孕激素:黄体酮、地屈孕酮、甲羟孕酮,需与雌激素联用,保护子宫内膜

(3)复方雌孕激素制剂: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戊酸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环丙孕酮、雌二醇/屈螺酮

(4)替勃龙:合成激素类,具有弱雌激素、雄激素和孕激素活性

4.温馨提示:激素用药需谨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切忌擅自用药、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定期复诊;服药期间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主办: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15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