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的全称叫“脑梗死”或者“脑梗塞”,它是因为脑血管堵塞导致部分脑细胞坏死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致残率高。脑梗并不是无药可治,并不是所有的脑梗都会残疾,只要发现的早,并且得到规范的治疗,就可以在很大程度降低残疾的发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早期发现脑梗、如何正确治疗脑梗从而避免残疾呢?
脑梗易患人群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抽烟、肥胖、不爱运动、生活不规律、家族有脑梗的人,更容易得脑梗,我们把这类人称之为脑梗易患人群。
快速识别脑梗
突然出现说话不清楚,口角歪斜流口水,一侧胳膊腿活动不灵活、麻木,突发头晕、行走不稳,走路向一侧偏斜,突发意识不清楚、跌倒在地,那么很可能得上了急性脑梗。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出现上述情况,应该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或着将其送到医院,医院要具备24小时CT、核磁共振、DSA检查,有熟练掌握静脉溶栓、介入取栓、脑血管造影等技术的脑卒中救治团队。
脑梗的治疗
“黄金救治三小时”:在发病3小时内送到医院,可以通过静脉溶栓治疗,降低约50%的脑梗残疾发生。当然在发病4.5小时内,也可以进行静脉溶栓,很大程度降低残疾的发生,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残障的发生率就会越来越高,所以常说时间就是大脑,救治越早,恢复越好。
如果超过这个治疗时间,就没办法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6小时内,可以进行动脉溶栓,甚至在24小时内还可以进行血管内介入取栓,这些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但是代价也会越来越大,花费也会越来越高。
超过24小时来院治疗,相对来说治疗的办法就没那么多了,但是规范的、合理的治疗也会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通过早期康复、高压氧、经颅磁刺激等一系列综合治疗也会达到减少残疾的目的。
总体来说,脑梗重在预防,一定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戒烟限酒,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做到精准预防,避免脑梗的发生。一旦得了脑梗,也不要过度担心,及时正确的救治就能避免或减少残疾的发生,从而能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