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保健专家谈健康丨拒作“糖人”——做好前期预防,远离代谢危机!

来源:宝鸡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19 10:34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1.4亿,糖尿病前期患病人数也已达2.47亿。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或前期患者。

糖尿病前期预防很重要。如果前期积极预防,有可能逆转发展为糖尿病。而糖尿病前期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它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痴呆、肿瘤等疾病。

一、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血糖在6.1-6.9mmol/L之间,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0mmol/L之间时。这个阶段,身体已出现“胰岛素抵抗”——简单说就是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胰岛需要分泌更多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长期如此,便会导致胰岛功能逐渐衰退,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二、如何识别糖尿病前期?

其实不仅仅是糖尿病前期,还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忽略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因为这些症状比较轻微,可能有些病人仅仅表现为轻微视力下降,或是身体容易疲乏,还有经常口渴,或小便增加等。

有些人将这些情况归咎于工作压力大,或是生活习惯不好。殊不知,这可能就是身体发出血糖升高的警示信号。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千万不要忽略,建议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和相关检查。

三、如何科学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预防胜于治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不仅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也能显著降低其并发症风险。

1.合理饮食。按糖尿病患者要求计算总热量,每日总热量中45-60%来自于碳水化合物,25-35%来自脂肪,15-20%来自蛋白质。要低脂低热量饮食,限盐限酒,烹饪使用植物油,控制精制碳水摄入,适当进食粗粮。

2.运动干预。规律运动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天然良药”。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每分钟100-120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次30分钟以上,可分次完成。同时搭配2次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平板支撑),增加肌肉量。肌肉是消耗葡萄糖的“主力”,肌肉量增加能显著提升身体对胰岛素的利用效率。

3.控制体重。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是糖尿病前期重要诱因。若体重超标,只需减轻5%-10%的体重(如70公斤的人减重3.5-7公斤),就能明显改善血糖、血脂水平。注意减重不要追求“速成”,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每月减重0.5-1公斤最佳。

4.监测血糖。糖尿病前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定期监测是发现问题的唯一途径。建议40岁以上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等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若已处于前期,需每3-6个月复查1次,动态跟踪糖代谢变化。

5.调整生活。长期睡眠不足(<6小时/天)或熬夜,会导致体内皮质醇等调节血糖的激素发生紊乱,加重胰岛素抵抗;而长期焦虑、压力大也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血糖。建议每天固定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预防糖尿病,不仅是一场身体的战斗,也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革新。通过这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努力让糖尿病远离我们的生活。

主办: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15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