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卫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精准攻坚、靶向发力,整体联动、统筹推进,有力推动了全市医改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医改推进机制建设日趋完善。积极与市考核办沟通协调,把深化医改工作纳入市对县区专项考核;会同市医保局印发《关于建立医保医疗协同治理工作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建立专题会议、信息通报、意见建议征集、数据分析、政策调整协商等5项机制;从2025年开始,市财政连续三年,按照每年不低于10%的标准增加财政预算,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要用于专项债利息补助。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在城市,深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国家试点,按照“1+1+N+1”“1+N+1”“1+N”等3种建设模式,分期分批组建4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涵盖市和区级58家医疗机构,高新区率先组建城市医疗集团“一办九中心”管理架构,市人民医院派驻10名管理骨干挂职高新区10家基层医院副院长,市中心医院牵头组建9个成员单位的医疗集团。在农村,做细做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行管理,14个医共体牵头医院帮助其分院新增特色科室38个,医共体内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9项,13个医共体牵头医院开展科室共建项目22项,累计下派2567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帮扶。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16%,乡镇卫生院心电、影像“一张网”覆盖率分别达到85.6%、45.9%,加快了分级诊疗进程。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提升。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省级和市级试点,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十大行动”,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全市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省级25个,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2个,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2个,成立市级质控中心48个,二级医院“五大中心”实现全覆盖。2023年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为31.18%,居全省第三位;公立医院人员费用占费用总额的比例为40.99%,居全省第一位。
“三医”协同治理和发展实现新突破。积极协调配合医保部门,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省级试点为契机,稳妥开展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工作,调整555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从2024年5月1日起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落地实施。全市121家医疗机构全部纳入按病种分值(DIP)付费。累计拨付集采结余留用资金3455.12万元,落地执行集采药品23批次、医用耗材36大类,中选药品、耗材单价平均降幅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