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医护风采

市妇幼保健院成功救治33周胎膜早破产妇与早产新生儿

来源:宝鸡市妇幼保健院 发布时间:2025-06-24 11:06

6月18日清晨,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母婴急救在市妇幼保健院紧张展开。一名孕期33周、诊断为胎膜早破的臀位孕妇从基层医院紧急转诊入院,经产科、新生儿科、麻醉手术科等多学科高效联动、紧急救治,最终母婴平安。

紧急响应:绿色通道开启生命通道

当日上午8:40,市妇幼保健院接到基层医院求助电话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医护团队携带平车、多普勒胎心仪等急救设备迅速前往绿色通道待命,医院也同步为产妇开通了“0元办理住院”绿色通道,打破常规流程壁垒,确保救治无缝衔接。

9:20,患者抵达医院后,医护团队与基层人员快速完成交接,同步采集血标本、完善紧急检查。超声医学科检查提示“脐血流消失、胎心90次/分”,提示胎儿宫内窘迫风险。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护团队当机立断启动急诊剖宫产术,直接将患者从检查室推入手术室。

跨科协作:多学科织密生命保障网

手术指令发出的同时,医院相关科室迅速进入“战斗状态”:麻醉手术科5分钟内完成器械准备与无菌台搭建;新生儿科医生携急救设备抵达手术室,做好早产儿复苏与转诊准备;检验科开通标本加急检测通道,为术中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体系支撑:区域母婴健康的“硬核”担当

9:50,剖宫产手术顺利实施,随着一声啼哭,早产儿平安娩出。新生儿科医生现场完成初步评估与稳定处理后,通过规范转运流程将宝宝安全送入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目前,产妇与新生儿生命体征平稳,后续康复治疗有序进行。

此次抢救的成功,依托市妇幼保健院成熟的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从基层转诊预警、院内绿色通道启动,到多学科实时联动,每个环节均实现“零延迟”响应。市妇幼保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对胎膜早破、臀位、胎儿窘迫等多重风险,医护团队快速判断、果断决策是关键,而多学科的高效联动和默契配合则是成功救治的“底气”。

主办: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15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