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做好灾后病媒生物应急控制,减少灾后疾病传播风险?
蚊蝇控制措施
1、孳生地控制
(1)要定期清除有蚊幼虫孳生的小型和中型水体。其中小型容器积水可以将积水容器清除或反扣来清除积水;积水坑洼可以用泥土填平。
(2)要定期清除暴露的人畜粪便,公共厕所或简易厕所的粪便需及时清除。
(3)各种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需要日产日清,转运到专门的垃圾处理场所。
2、成虫的化学控制
(1)在临时居住的帐篷或住所内与周围5米~10米范围外环境,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蚤等病媒生物的侵害。
(2)集中供餐点、厨房及其周围环境,选择蚊蝇停落表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进行滞留喷洒,每2周一次,若蚊蝇密度仍较高,可采用含氯菊酯和S-生物烯丙菊酯的杀虫水乳剂超低容量空间喷雾快速杀灭蚊蝇,每1~2天一次。
(3)居民家中蚊蝇密度过高时,可采用灭蝇灯、苍蝇拍等物理措施捕杀,或者采用枪手、灭害灵、蚊香等化学药剂进行杀灭,亦可求助于当地卫生部门。
3、幼虫的控制措施
对垃圾点、简易厕所粪坑等蝇类孳生地,可使用5%吡丙醚水乳剂按2克/平方米制剂用药量稀释200倍均匀喷洒孳生地表面,厕所内墙壁及其周围停落面可用0.025%溴氰菊酯或0.05%顺式氯氰菊酯滞留喷洒。施药的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帽子、护目镜以及手套等防护器具,着固定的施药服装进行现场施药作业,施药结束后清洗服装和身体,防止药害。
对蚊幼虫的孳生场所,要及时清除生活区周围的小型积水(含容器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地,对有大量蚊虫孳生的容器、水坑或池塘,应喷洒可控制蚊幼虫的化学杀虫剂。
4、个人防护
(1)在居所内装置纱门、纱窗等防蚊、蝇设施,可使用蚊香防蚊,尽量使用蚊帐、杀虫剂浸泡蚊帐或长效杀虫剂浸泡蚊帐防蚊。
(2)在蚊密度高的地方,可对现场工作人员和群众进行必要的个人防护,穿长衣、长袖、长裤或使用驱蚊剂防蚊驱蚊。
鼠类防治措施
1.要管理好粮食,防止鼠类取食;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日产日清;临时搭建帐篷内的地面尽量做到硬化,减少鼠类孳生的可能。
2.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杀鼠剂,在潮湿环境中应使用蜡块毒饵。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急性鼠药。
3.灭鼠前做好宣传、告知。
4.投饵的投放和管理由受过培训的灭鼠员承担,诱饵放置在儿童不易接触到的位置,投饵点应有醒目标记和警示标示,以防误食。
5.投放毒饵后及时搜寻死鼠,集中深埋或焚烧。
6.投饵结束应收集剩余毒饵后焚烧处理,医疗部门要做好抗凝血剂中毒救治的准备。
7.灭鼠时,应在居民安置点喷洒杀虫剂,消灭离开鼠体的游离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