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凤鸣镇堰河村,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村组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挥舞着铁锨、扫帚、镰刀等工具正在清理小游园的枯草和垃圾。“我们堰河村1953年被国务院授予‘爱国卫生一面红旗’,多年来一直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优良传统,尤其是快过‘双节’了,组织干部和群众对全村卫生来一个大扫除,在家的群众看着舒心,外出返乡的群众看着高兴。”堰河村党组织书记杨亚周说。
为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面貌,筑牢群众健康防线,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凤鸣镇以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深度融合,把整治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重点,紧盯房前屋后、主干道路、游园广场、背街小巷、垃圾台周围等重点区域,对枯枝杂草、乱堆乱放、明暴垃圾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整治。同时,建立督办整改机制和“红黑榜”通报机制,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晾晒,专项督办,确保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并根据工作实绩和督查情况,对排名靠前的村“以奖代补”再鼓干劲,实现人居环境“堵点”变“亮点”,“难点”变“优点”。截至目前,全镇25个村(社区)累计发动干部群众1700余人,动用机械38台,清扫整治主干道路110余公里,治理三堆三乱86处,清运垃圾10余吨。
在坚持文明培养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同时,坚持整治与宣传并重,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围绕病媒生物防制、“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传染病防控等重点内容,以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意义,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健康行动的内生动力,引导群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做到村内干净整洁、户内整洁卫生,促进村容村貌“全域美”“长久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爱卫”思想植根群众心中、渗透家庭、传播社会。
凤鸣镇将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聚焦环境整治、病媒生物防制、科普宣传等工作重点,不断优化治理方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全镇“颜值”持续向好,共同绘就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