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推动包容审慎监管,市卫健委以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为抓手,积极探索“教育引导、限期改正、逾期处罚”惠企服务型执法新模式。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切实转变监督理念。分层级多轮次组织开展我市行政执法队伍职业卫生分类监督培训,学先进地区,学先进理念,聚焦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分级、风险评估方法、用人单位自查评估及优化监管服务机制等方面,实现“执法式监管”向“服务式监督”的理念转变,极大提升了职业卫生服务质量和监管效能,为实施分类监督执法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推行差异监管,积极探索服务型执法。印发《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以全面覆盖、重点突破为原则,按照职业病风险、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以及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三项主要内容,将用人单位分为甲、乙、丙三类,分门别类建立档案,动态实施差异化监管,对甲类企业“无事不扰”,对乙类企业常规抽查,对丙类企业严格执法监管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改进建议,既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又兼顾用人单位权益。
三是强化普法宣传,提升职业病防治水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契机,以“普法执法并重,服务监管同行”为原则,利用官网媒介推广职业病防治知识,力促宣传教育进企业、进车间,不断提升职业病防治知识宣讲能效,“教育引导”整改不到位的企业,未履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法定义务的企业“限期整改”,以教育促改进,让行政执法与企业管理协同共进,以服务型执法新模式推动全市职业病防治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