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气温回升明显,早晚温差较大,又值“清明”小长假,人们返乡或春游踏青、赏花、祭扫等出行活动增多,人员流动性增加。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宝鸡市卫生监督所)温馨提示:4月份注意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狂犬病、手足口病,同时注意预防过敏性疾病。
一 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发季节,广大群众仍需做好个人防护。
健康提示
(1)积极接种疫苗。对有疫苗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按免疫程序及时全程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及时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口鼻。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场所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去医院就诊时,可主动佩戴口罩。
(3)注意室内环境卫生。每天坚持开窗通风,定期做好居室清洁消毒。家庭、学校、办公场所每天坚持定时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加强重点场所防控。养老机构、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需加强出入管理、健康监测、通风消毒等工作,如发现发热、咳嗽、出疹等疑似传染病症状者,第一时间报告相关人员,按照要求果断采取防控措施。
(5)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并减少接触他人,按照医嘱实行居家或住院治疗。
(6)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个人卫生,每日摄入充足水分、新鲜蔬果、优质肉蛋奶,科学锻炼,提高抵抗力。
二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常经“粪-口”途径传播。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严重的可引起脱水,应高度重视。
健康提示
(1)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处理生的肉禽、海产品、蛋和蔬菜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后,接触腹泻、呕吐病人后,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流动水至少清洗20秒,但需要注意,含酒精消毒纸巾或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
(2)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处理食品的刀具、餐具、砧板要做到生熟分开,清洗、加工食品时避免交叉污染,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食用剩饭剩菜前,需彻底加热,特别是生蚝、贝类等海鲜一定要充分煮熟煮透。在外就餐时,一定要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餐饮单位。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污染风险。
(3)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患者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在清理被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橡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4)注意出行安全。外出踏青时不要随意在草地、山坡、河流边坐卧、露营,不随意喝河水、泉水等生水,不吃被动物啃咬过的食物,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和野生植物。
(5)做好健康监测。做好家庭成员健康监测,一旦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三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天气回暖后,猫狗等动物逐渐进入活跃期,人们的衣衫也较为单薄,被动物咬伤的风险增高。
健康提示
(1)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圈养好自己的宠物,及时主动给宠物免疫,不要随意遗弃。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
(2)提高防护意识。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遇到陌生的猫、狗等动物时,不要挑逗、玩弄,不要奔跑或猛跑猛跳,更不要踢打、拉扯,减少被抓伤和咬伤的机会,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
(3)科学规范处置。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到附近犬伤处置门诊处理。
(4)暴露前免疫。对于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包括接触狂犬病病人的人员、兽医、动物驯养师等,应当进行暴露前免疫。
四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进入春季,应注意预防手足口病。
健康提示
(1)及时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能够预防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建议6月龄以上儿童接种EV71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2)做好个人防护。加强个人手卫生,尤其是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指导孩子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掌握“七步洗手法”。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3)保持家庭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家庭常备“84”消毒液,定期对儿童的玩具、其他用品等清洗消毒。
(4)做好日常健康监测。留心观察孩子的手、足、口、臀部等是否出现皮疹等症状,一旦出现发热、皮疹或口腔疱疹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5)重点机构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学校及幼托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通风消毒等措施,发现患儿及时隔离上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防校园聚集病例发生。
五 过敏性疾病
春季花粉、尘螨易诱发过敏。主要症状为流鼻涕、打喷嚏、鼻眼痒以及咳嗽、憋气等。
健康提示
(1)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时要尽量躲开花粉高发时段。出行要佩戴口罩,甚至护目镜,另外要穿长袖衣服,避免皮肤暴露,开车时关车窗,车内开启内循环方式。回来洗头洗手,鼻子不舒服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清洗。
(2)保持个人卫生、远离致敏原。在居家环境也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花粉高发的时段,关闭门窗。保持室内清洁,勤换床品;避免接触宠物皮屑及致敏食物。
(3)做好健康监测。若出现喷嚏、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勿自行用药。
(4)提高自身免疫力。合理作息、增强体质有助减轻过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