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保健专家谈健康丨守好三把护耳“金钥匙” 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

来源:宝鸡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3-05 09:43

您知道吗?我们每天要接收约4万种不同的声音——孩子的笑声、爱人的叮嘱、工作会议的讨论、清晨的鸟鸣......这些声音编织成生活的温度。但据统计,全球每5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听力损伤,而其中60%的损伤本可以通过科学防护及治疗所避免。今天是全国爱耳日,我们呼吁:“健康聆听,无碍沟通”——让每一次对话都不留遗憾。

为什么听力损伤被称为“温柔的杀手”。因为它从不会突然夺走一切,而是悄悄侵蚀我们的生活。一位程序员因长期戴着满音量耳机加班,右耳听力三年下降30分贝,却直到听不清会议发言才察觉;一位奶奶因耳背误解孙女的解释,家庭矛盾日渐加深;一名大学生因频繁出入livehouse,20岁就出现持续性耳鸣......这些真实的病例告诉我们:听力损伤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潜伏在每个人的日常习惯中。

送给大家三把爱耳“金钥匙”

第一把钥匙:听懂身体的“求救信号”

当您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对话中频繁要求对方重复;在餐厅等嘈杂环境中听不清对面人说话;耳边持续出现蝉鸣或嗡嗡声;接电话、看电视时总习惯性偏向某侧耳朵。记住:最直接的疾病——突发性耳聋的黄金救治期只有72小时,早一天干预,就多一分恢复希望。

第二把钥匙:打破伤耳“隐形陷阱”

耳机使用:遵循“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60%,时长不超过60分钟,而且头戴式耳机比入耳式更安全;

居家清洁:棉签掏耳可能将耳垢推向鼓膜,引发栓塞感染。耳道大都有自洁功能,只需用毛巾擦拭外耳;

慢性疾病管理:糖尿病患者听力损伤风险是常人的2倍,高血压患者需格外关注耳鸣症状。

第三把钥匙:全生命周期守护

新生儿出生72小时内完成听力筛查,先天性耳聋干预越早,语言发育越接近正常儿童;青少年要远离“音乐暴力”,音乐节佩戴防噪耳塞,可降低25分贝的伤害;中老年要有老年性耳聋别硬扛,及时佩戴助听器能延缓认知衰退,家人沟通时请放慢语速、面对光源。

邀请您做三件事

1.自测听力:用拇指食指轻搓,在15厘米外测试双耳,若听不清请及时就诊;

2.改造一个习惯:将入耳式耳机换成头戴式,给耳道“减负”;

3.传递一份关爱:教会长辈使用手机语音转文字功能,别让科技鸿沟变成亲情壁垒。守护听力,就是守护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联结。

从今天起,让我们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耳朵——因为每一句“我听着呢”,都是对生命最温暖的回应。愿每个人的生活永远充满问有答、爱有声。2025年全国爱耳日,让我们从“听见”开始,让沟通无碍,让心更贴近。

主办: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15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45号